【资料图】

近年来,澄江市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靓丽、区位交通优越等独特优势,以“全区域、全周期、全要素”保障为目标,围绕文旅、康养等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把人才引进、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统筹抓、共促进,打造集文旅产业和人才康养服务于一体的全域柔性引才基地,以更加灵活的引才方式,有效破解引才难题。

聚焦“全区域”布局,构建一体化发展格局。夯实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全域布局、行业全域覆盖,将人才工作空间布局、引才服务有机融入到各类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中。强化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融合互动,一体化部署、签约、通报表扬“双招双引”工作,旗帜鲜明确立人才强市战略地位。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全域柔性引才基地建设实施方案,配套出台澄江市人才回引若干措施、澄江市“假日专家”引才计划实施办法等政策,打破阻碍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人才双向奔赴。凝聚工作合力。建立“领导小组+工作专班+人才发展中心+国有人力资源公司+各行业部门+用人单位”,上下贯通、横向协同的“一盘棋”人才工作体系。严格落实人才工作述职评议会,建立领导小组议事规则、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年度重点任务“三张清单”,确保全域柔性引才基地建设任务和政策落到实处。健全柔性引才用才工作考核问责制度和督查督办办法,推动各级党委(党组)做到管行业就要管人才、抓党建就要抓人才、引项目就要引人才。

聚焦“全周期”服务,为人才打造舒心环境。建立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平台。依托全市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人才之家、人才驿站47个,推行覆盖“市——镇(街道)——用人单位”三级的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受理各类人才诉求。依托“兴玉英才卡”小程序,将“零碎化”的人才服务工作综合化、体系化、集成化。丰富服务种类解决后顾之忧。聚焦各层次人才工作生活需要,筹建人才公寓286套,发放金融贷款1.1亿元,18家酒店民宿及6家房地产企业为人才提供折扣,开通人才就医、子女就学等绿色通道,不断拓展人才礼遇服务内容。围绕中老铁路“人才走廊”与呈贡、晋宁等周边地区开展多维度人才协同,实行人才服务“一码通”,实现人才政策和服务无缝衔接。加大激励力度提升“荣誉感”。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为“两代表一委员”“劳动模范”等。建立市委联系专家人才制度,通过专题调研、看望慰问等方式快速高效解决人才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分领域开展优秀人才选树学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尊重人才、人人争当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生态。

聚焦“全要素”保障,实现服务资源多元化。强化资源全域整合。依托抚仙湖和澄江化石地“两张世界级名片”及玉溪市中山医院、浙商产业园等项目,全面加强研学基地、公共实训基地、专家服务基地等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先后开展“专家澄江行”系列活动20余次,吸引13万余人到澄江开展研学。在寒武纪小镇、小湾村等旅游资源集中区域建设高层次人才康养基地8个,为各类人才提供旅居疗养服务。统筹产业全域融合。坚持人才发展与产业布局同步谋划。在农业产业领域,深化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不断培养壮大现代农业人才队伍规模。在工业领域,加强园区企业与“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建立产业链发展智力资本平台。在文化旅游领域,聚焦“文、旅、医、养、体、学、智”全产业链,引进培养高水平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团队。近年来,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等省内外21家“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开展交流合作,引进100余名专家人才到澄指导产业发展。引导社会全域参与。集聚社会优势,主动引导和动员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各类社会主体全员参与发掘、引导、培养人才,实现各用人主体的工作联动。澄江市本土企业云南俞元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引进传统风筝非遗传承人章腾云及上海画绣非遗传承人叶伟娜,结合澄江特色开发文创产品,培养500余名云南传统风筝和画绣制作方面本地人才。

黄蓉(澄江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谭江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