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在WIFI下观看)

今年7月,省委宣传部在2023年第一期“云岭楷模”发布会上,追授江荣风、詹焌同志“云岭楷模”称号,授予张之道、赵家清同志“云岭楷模”称号。


【资料图】

榜样力量催人奋进,英雄事迹激励前行。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本期先锋对话,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为你展示4位楷模共同的特质。

江荣风:科研之外也关心年轻人生活

江荣风生前系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站长、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大理分院院长。他力推洱海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大理模式”,参与打造了全国首个高原湖泊流域农业绿色转型的科技小院——古生村科技小院,是全国科技小院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云岭楷模”发布会现场介绍江荣风先进事迹

云岭先锋:在保护洱海方面,江荣风教授有什么独到的创新和贡献?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古生村科技小院负责人 金可默:

江老师是我们的主心骨。在洱海边工作的日子里,他带领我们开展入湖水质监测,解析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原因,给当地农业绿色发展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出主意。他带着我们进农田、访农户,引导村民们了解绿色生产、绿色生活。

云岭先锋:工作生活中,您对江教授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侯勇:

我刚回国的时候,工作经验不足,无论是课程教学还是科技小院各个方面的工作,江老师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而且由于我们很多都是北方人,到了南方会吃不惯,江老师甚至从网上买了家乡的卤豆腐和咸菜给我们,让我们尽快适应。

金可默:

他是一位冷静睿智的导师,每次我们的工作有进展,他都会在微信上为我们点赞:做得不错。怕我们觉得辛苦,江老师还会鼓励我们:“我们做的事有意义,不要觉得苦,吃过的‘苦’以后都会变成‘甜’,你们年轻人就是要在这大干一场。”

云岭先锋:江教授哪个方面影响到了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 张福锁:

对工作的严谨和对生活的热爱。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可以用疯狂的程度来形容。他事必躬亲,加班加点到深夜是他工作的常态。他把这儿当成自己的家在建设,茶余饭后,他还培植了小院里的花花草草,让师生有了一个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詹焌:甘为人梯永远把镜头对准别人

詹焌生前系曲靖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作为公安新闻宣传民警,他善于在警队的日常工作中寻找闪光点,在战友平凡的岗位中发现不平凡。他永远把镜头留给别人,而自己却默默奉献。

“云岭楷模”发布会现场介绍詹焌先进事迹

云岭先锋:詹焌给您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曲靖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 刘利:

2021年,曲靖市师宗县公安局辅警赵志因公牺牲。詹焌和同事连夜赶赴师宗,通宵组织大家收集素材,采访相关人员,撰写事迹材料,赵志的事迹在各类新闻平台上刊播后,阅读量过亿。通过他的笔,新时代警营“00后”的英勇故事感动了无数战友和群众。

云岭先锋:詹焌走了之后,您特意手捧着他的警礼服拍了一张照片。背后有什么故事?

詹焌妻子、曲靖市公安局审计处民警 杨晓燕:

我们是双警家庭,结婚的时候没有拍摄婚纱照,警礼服配发以后,我们就约定说要拍一张穿着警礼服的合照放在客厅。有一次周末,我收拾衣服准备去照相馆拍摄这张照片,他突然接到电话说有个很重要的工作要去处理,然后就去了办公室,晚上才回来。第二天也是到了很晚才回来,就没有拍成这张照片。

去年7月,单位组织了警礼服的列装仪式,活动结束以后,同事就喊着他说:“我们一起拍张合照吧。”但他当时还有很重要的工作要做,就说:“时间来不及了,我们下次再拍吧。”就这样一直错过,最终也没有拍成这张合照,他也没有留下一张穿着警礼服的照片。所以,我才带着他的这套制服,拍了这张照片。

云岭先锋:詹焌同志常说:“要做追光的人。”你们如何学他“追光”?

刘利:

詹焌同志生前常和我们说:“如果把我们这些可敬可爱的战友比作光,那么我们就是那群追光的人。”据不完全统计,仅近3年来,他先后策划了“曲靖公安老黄牛式民警”“2022战地行”等30余次系列专题报道,组织撰写新闻稿件100余万字,13000多篇(条)新闻稿件被省级以上新闻媒体采用,宣传报道的20多个集体、30余人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而在一长串获奖名单上,唯独没有他的名字。


张之道:90岁高龄依然上山采药

张之道系楚雄州中医院离休干部,著名彝族医药专家,有着“云南草药大王”之称。他遍访各地民间医生、整理各地民族医药经验、免费为群众诊治疾病,积极弘扬推广民族医药,编制彝药专著,研发彝药新药。

“云岭楷模”张之道

云岭先锋:您认为民族民间医药要怎么才能长久发展下去?

张之道:

人有什么病,山上就有什么药。我在外面走访、采药的过程中,曾跟着当地的民间医生一边赶夜路、一边挖药,等到了病人家中,药也找好了,当场给患者煎药服下,不一会儿病人的症状就得到了缓解,天亮时分,病人已经基本痊愈了,这就是我们民族民间医药的神奇所在。民族民间医药传承悠久,许多民间方子的有效性都是经过长期验证的,而民族民间医生是民族医学传承的载体和继承人,要保存好这些口耳相传的经验,必须通过身体力行的探索收集,才能让民族药传承不断代,才能用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经验更好地造福患者。

云岭先锋:外出采药、走访中有没有遇到过危险?

张之道女儿 张勇进:

有一年我父亲在丽江的山区采药,徒步了17天。因为山势崎岖,采完药以后下不来,他便用藤条把药篮子拴起来,自己抱着膝盖滚下山来,造成了髌骨粉碎性骨折。我们当时想:这一回他可能长记性了,不会再那么拼命了。但后来发现我们还是又估计错了,大概休养了半年,他又拄着拐杖上山了。哪怕现在将近90岁高龄,他还是坚持上山采药。

云岭先锋:您现在已经培养了一大批弟子、学生,为什么还要坚持亲力亲为上山采药呢?

张之道:

科学研究的起点永远是零,没有终点。我仍然需要不断学习、研究,上山采药就是我学习的方式之一。彝族医药是一个宝库。我认为,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是奉献,而不是索取,多做贡献、多做好事,才会无愧于我们这一生。我考虑的就是两件事:这个病怎么攻克、怎么治疗?这个药怎么开发、怎么研究?


赵家清:放弃高薪回乡当上村干部

赵家清现任腾冲市清水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三家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他勇于担当,带领当地群众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将一个封闭的小山村打造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让当地群众过上了好日子。

“云岭楷模”赵家清

云岭先锋:回来当村干部,放弃了什么?后不后悔?

赵家清:

以前,有个公司请我去管理,能给不错的薪水甚至给分红,但我最终没有去。我刚来村里的时候,村上只有一张桌子、一个木头柜、两枚公章,以及欠下的17.5万元外债。几个村寨间矛盾突出,一年要处理矛盾纠纷100多起。因为我既是党员,又是老兵,有责任为家乡出力,帮助村民过上好日子。我不怕事、不和稀泥,保持着一颗为大家服务的公心,将所有的困难一一克服。后悔,谈不上,但确实花了大力气。只有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司莫拉”才名副其实。

云岭先锋:司莫拉这几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赵家清:

这几年更多人回到村里了,有的建起了小作坊,有的做一些农特产品小吃,有的建设了民宿。村民们有的是服务员,有的是保洁员、讲解员。通过筹建合作社,我们实现家家户户入股。2020年司莫拉全年接待游客近31万人次,2022年司莫拉村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18620元。

云岭先锋: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您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赵家清:

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我在大会期间记了不少笔记,撰写了心得体会。每次宣讲,我都根据宣讲对象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把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以及对我们边疆地区的关心关怀讲得接地气、有温度。同时,我还结合自己工作多年以来的经验感悟、外出学习交流的所见所闻与大家进行分享。

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李宏刚 邹鹏

责任编辑:王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