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来,越来越多的“陌生面孔”出现在江苏常州滆湖周边,这些新居民来头可不小,他们中有水雉、白骨顶鸡、斑嘴鸭、胭脂鱼……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从2022年10月下旬起,常州市武进生态环境局逐步开展滆湖水生生物多样性详查,截至目前,已开展平水期及枯水期两期观测,目前正准备启动第三期丰水期监测,计划9月底全部完成。监测人员已观测到200余种水生生物中,包括24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64种鱼类、100余种浮游动植物,以及10余种大型水生植物。同时,在滆湖塔下及其周边片区,被记录到的鸟类数量达835只。

这场“飞鸟和鱼的浪漫邂逅”,是滆湖水生态修复项目用心缔结的“一段良缘”。显然,滆湖水质得到了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步恢复——

目前,滆湖底栖动物从耐污型向较清洁及清洁型转变,较清洁的软体动物从“偶见”变“常见”,且出现了清洁型水生昆虫;珍稀濒危物种多鳞白甲鱼和方氏鲴均在环境DNA监测中有检出;部分区域水生植物恢复生长。

通过滆湖水生态修复项目,塔下片区近岸带水生态修复工程完成。“水下森林”美不胜收。

如今,省重大项目——滆湖(武进)退田还湖二期工程暨滆湖近岸带水生态修复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二期实施总面积2.38平方公里,其中退田还湖面积1.4平方公里,排泥场0.98平方公里,将建设退田还湖、水生态修复、消浪防冲、堤防及桥梁工程。项目建成后可恢复近岸带植物群落1.83平方公里,进一步改善滆湖水质,带来更多的生态红利。

为进一步提升滆湖的生物多样性水平,武进区生态环境监测人员还构建了基于测绘机器人的鸟类物种AI识别系统、基于三维地图的鸟类及生境监测评价系统,形成了“空天地一体”的鸟类智慧监测平台。该平台不仅可以通过获取四维(空间三维+时间维度)坐标下的鸟类监测数据,精准分析鸟类多样性评价结果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还能实现覆盖范围内水生植物、蓝藻水华的实时监控,全天候感知监测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

190平方公里水面的滆湖是“两湖”创新区生态核心之一,也是太湖生态缓冲“前置库”。为积极落实省、市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方案要求,8月1日,武进区正式印发全区《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1+8”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开展8个专项行动、排定100项重点任务和73个总投资145亿元的重点项目。武进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始终秉持治与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全力推动三年行动计划落地见效。确保到2025年,太湖的各项生态指标持续见好,再现“生态湖”的蓬勃生机。

(朱雅萍 武环轩)

推荐内容